采用微功耗仪表放大器的可配置4 mA环路供电发射器/接收器

2024-07-29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4-20
mA环路供电系统因其高可靠性、长距离传输能力以及同时提供电源和数据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近年来,随着微功耗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微功耗仪表放大器的可配置4-20
mA环路供电发射器/接收器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工业控制领域的重要创新。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技术的原理、设计特点、应用优势以及实际应用案例。

技术原理与设计特点

微功耗仪表放大器,如AD8420、AD627和AD8236等,是这类可配置发射器/接收器的核心组件。这些放大器不仅具备低功耗特性,还提供了灵活的输入输出能力,非常适合在要求低功耗和高精度的工业环境中使用。

AD8420:这款仪表放大器基于间接电流反馈架构,具有轨到轨输出电压摆幅,完全与输入共模电压无关。AD8420可以轻松放大等于或略低于地电平的信号,无需双电源供电,这在许多工业应用中极为重要。此外,其增益可通过两个外部电阻设置,范围可达1至1000,为不同应用场景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

AD627:作为另一款微功耗仪表放大器,AD627同样具备出色的灵活性和低功耗特性。它采用单电源或双电源(+2.2 V至±18
V)供电,最大功耗仅为85 μA。AD627的增益也可通过外部电阻灵活设置,范围从5至1000,适用于各种需要高精度信号放大的场景。

AD8236:作为业界功耗最低的仪表放大器,AD8236的最大电源电流仅为40 μA,非常适合电池供电的应用。其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入偏置电流(1
pA)特性,使得它在医疗仪器、低端电流检测和便携式设备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基于这些微功耗仪表放大器的可配置4-20
mA环路供电发射器/接收器,不仅具有低功耗特性,还具备高精度、低噪声、高共模抑制比等优点。这类设备可以灵活配置为发射器或接收器,以满足不同的工业控制需求。

发射器配置

在发射器配置中,这类设备可以接受0 V至5 V或0 V至10 V的输入电压,通过内部的精密电路将其转换为4-20
mA的电流输出。例如,在AD8420的应用中,输入电压首先通过调整电阻网络转换为适合AD8420处理的差分电压信号(±1
V以内)。随后,AD8420的间接电流反馈架构将差分输入电压转换为相应的电流输出,该电流通过检测电阻(如50 Ω)转化为4-20
mA的环路电流。整个过程中,电路的功耗极低,仅为1 mA左右,非常适合环路供电应用。

接收器配置

在接收器配置中,这类设备可以将4-20 mA的电流输入转换为电压输出,输出电压范围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至0.2 V至2.3 V或0.2 V至4.8
V,与采用2.5 V或5
V基准电压源的ADC兼容。AD8420等仪表放大器的高阻抗基准电压源引脚,无需通过额外的运算放大器来驱动,从而降低了接收器电路的功耗、成本和空间要求。通过调整增益电阻,可以确保输出电压的精度和稳定性。

应用优势

低功耗:微功耗仪表放大器的应用使得整个发射器/接收器系统的功耗极低,特别适合电池供电和环路供电的应用场景。

高精度:通过精密的电路设计和高精度的电阻网络,这类设备可以实现无调整总误差小于1%的高精度性能。

灵活性:可配置的发射器/接收器设计,使得单个硬件设计可以同时满足发射器和接收器的需求,降低了客户的库存要求。

宽电源范围:支持多种电源电压范围,如AD8420的电源电压范围为12 V至36 V(发射器)和7 V至36
V(接收器),为不同应用场景提供了更多选择。

高共模抑制比:微功耗仪表放大器通常具备高共模抑制比,能够有效抑制共模干扰,提高信号质量。

实际应用案例

在工业过程控制中,这类可配置4-20
mA环路供电发射器/接收器被广泛应用于压力测量、温度控制、流量监测等场合。例如,在压力测量系统中,传感器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阻变化,通过桥式电路和仪表放大器处理后,输出4-20
mA电流信号至控制系统。在温度控制系统中,温度传感器(如RTD或热电偶)将温度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同样经过精密的仪表放大器处理后,以4-20
mA的形式传输至中央控制器,实现远程监控和调节。

未来展望

随着微功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基于微功耗仪表放大器的可配置4-20
mA环路供电发射器/接收器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未来,这些设备将更加注重智能化、集成化和模块化设计,以满足工业控制领域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随着无线传输技术的成熟和普及,无线版本的4-20
mA环路供电发射器/接收器也将逐渐进入市场,为工业控制领域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综上所述,采用微功耗仪表放大器的可配置4-20
mA环路供电发射器/接收器凭借其低功耗、高精度、灵活性和可靠性等优势,在工业控制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类设备将在未来的工业自动化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