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曹双涛
编辑 | 杨博丞
高额度、长分期、日息低,这是曾因714高炮遭到315晚会点名批评的融360投放互联网广告的几大关键词。但结合黑猫投诉上用户的投诉来看,为各类小贷导流的融360年化利息仍然偏高。
图源:App Growing
- 本人从融360平台申请的借款跳转至易得花平台,借款10000元,需还款13585.44元,对应年化利息为35.85%。
- 我从融360上借款系统推送稳融花,借款3000元分12期偿还,总计还款4077.93元,对应年化利率约为35.93%。
- 我从融360上借款5000元需偿还6792.36元,借款2000元需偿还4122.96元,对应年化利率分别约为35.85%和106.15%。
但按照最高法院规定:金融借款合同年利率未超24%合法,超24%未超36%属自然债务区,超36%无效。换言之,融360合作的小贷平台或卡着36%的行业红线放款,或严重超过36%进行放款。
除高年化利息外,综合黑猫投诉上融360超万条投诉来看,融360同时存在几大问题:
一是过度收集用户信息所带来的暴力催收。这背后在于很多国人都有爱面子的习惯,催收通过威胁公开借款人的欠款信息,甚至骚扰借款人的亲友,利用借款人对社交网络的依赖,达到心理施压的效果,这样才能让负债者提前偿还某个平台的欠款。催收人员在拿到提成的同时,助贷平台才能降低逾期率,进而吸引更多“甲方爸爸”。
图源:黑猫投诉
二是高额的担保费管理费和会员费。结合用户投诉来看,借款9000元产生1800多元的担保费,借款15886.03元产生3133.49元的担保费,这意味着融360平台上的担保费比例在20%以上。
另有用户投诉称,在用户未开通会员的情况下,实际还款过程却产生每月高达1080元的会员费。
图源:黑猫投诉
图源:黑猫投诉
三是以各种名目变相收费,有用户投诉称,在融360借款1.5万元每月还款1520元,但在自己并不知情的情况下,前三期却累计产生3435元的商品分期费用。
图源:黑猫投诉
各种乱象的背后,正是网贷行业持续变天,融360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焦虑。
一、放款难和收款难成常态
助贷平台到底有多赚钱?以奇富科技代表产品为360借条为例,日前美国知名做空机构Grizzly Research在《我们认为奇富科技是一家中国骗子公司,拥有彻底虚假的财务信息、欺诈性资助人和岌岌可危的业务》一文中指出,奇富科技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财务造假。
图源:Grizzly Research
2023年公司向国家工商总局申报的净利润,与财报披露的净利润,分别为308万元和43亿元,两者相差1384倍。即使会计处理方式不同,但仍无法掩盖如此大的利润差异。
图源:Grizzly Research
虽说关于奇富科技的争议仍在,但2018年至2023年5年间陆金所、信也科技、宜人金科、嘉银金科、小赢科技分别大赚657亿、140亿、57亿、43亿、32亿。仅2023年这一年,原P2P平台陆金所、宜人贷、拍拍贷、你我贷、小赢科技5家平台,合计净利润近80亿元。
但一方面助贷平台无孔不入的网贷广告、高利息、暴力催收、年轻人拆东墙补西墙、以贷养贷的恶性循环等问题的存在,让助贷公司长期被打上“高利贷”的标签,舆论对助贷的质疑声音从未停止。
另一方面,整个网贷行业和高层倡导的发展高科技、解决卡脖子技术有所背离。基于此,资本市场认为助贷企业投资价值偏低。
2023年,包括奇富科技、陆金所控股、信也科技、嘉银科技、宜人金科、小赢科技在内的6家企业市值普遍低于总资产,甚至陆金所、嘉银科技等企业的市值更是低于营收,宜人金科、小赢科技的PE更是不足2倍。
图源:基于公开信息整理 DoNews制图
但并非所有助贷平台都大赚特赚,这点从融360旗下简普科技长期股价不足1美元/股,濒临退市边缘也能侧面证实。2024年随着网贷行业持续面临着放款难和收款难问题,对融360的盈利更是提出大考。
图源:雪球
一方面,已欠下五六十万的负债者陆丰(化名)对我们说道,因自己信用卡和网贷平台逾期时间已长达1年多,现已被10家银行卡信用卡中心,及度小满、支付宝、微粒贷、360借条等十几家网贷平台同时起诉,名下关联的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行卡已全部被冻结。现在只要有资金进账,不到1分钟内就会被法院强制划走用以偿还债务,但现在几乎没有企业会给员工发现金。
另一方面,自己联系的反催收机构反复强调,你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没有偿还欠款的必要。
除“天降横财”外,即使你能找到工作,但按照每月5000元工资来计算,意味着需八九年时间才能彻底还完贷款,这还是在信用卡中心和合规网贷平台同意停息挂账的前提下、基于此,你不如干脆躺平。若有催收中心继续催收,他们能有各种方式应对,甚至还能帮自己做“征信修复”、继续从其他“地方”贷款。
陆丰的情况或许正是当前国内众多负债者的真实缩影,当越来越多的欠款者无力或不想偿还欠款后,助贷平台和金融机构的逾期率和坏账率持续飙涨。
民营银行中,上海华瑞银行仅9月29日这一天,就有49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同时开庭审理。截至今年10月8日,上海华瑞银行以原告涉及的案件就高达2752起,远超去年全年之和。
图源:天眼查
图源:天眼查
助贷平台中,2024年Q2奇富、乐信、信也、小赢、嘉银在内的五家企业90天+逾期率较2023年均在上涨。51信用卡前员工张强(化名)表示,目前消金行业风控水平高、一般的机构不良资产率分别为4%左右、7%以上,风控水平差的机构达到15%,甚至20%以上。
图源:基于各企业公开信息整理
除收款难外,在网贷已和个人征信挂钩、消费市场和投资市场愈发理性、网贷行业野蛮生长让不少年轻人不敢轻易碰网贷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结合奇富、乐信、信也、小赢、嘉银五家企业2024年Q2促成贷款来看,助贷平台同样面临着放款难的问题。
图源:基于各企业公开信息整理
网贷行业收款难和放款难之下,正是上文提到的融360暴露各种问题的根源,毕竟通过各种“变相收费”,才能实现“单个借款用户价值最大化”。但难点在于,未来如何应对行业愈发严格的监管措施及让用户产生后续的复购行为。
陆丰接着表示,面对助贷平台高额的利息,很多负债者为何会敢借钱原因在于不少负债者或征信已花处在多平台同时负债中,很难从正规平台或银行借款。
张强也表示,从2023年下半年尤其是Q4至今,网络小额贷款的用户质量和资产质量压力越来越大。不少平台检测到“多头借贷”的用户越来越多,整体用户质量在下沉,改善用户结构,提升高质量用户比例的难度越来越大。
如张强和陆丰所言,助贷平台兴起的背后本质上是金融排斥和金融普惠之间矛盾的产物。现代金融体系并非对所有人开放,许多低收入、信用记录不佳或没有固定收入的人群被传统金融机构排除在外。这类群体缺乏获取正规金融服务的渠道,因此转向更灵活、审核较松的助贷平台。
这类平台通过高利率和激进催收来弥补这些群体带来的高风险。助贷平台试图通过互联网技术填补这一市场空白,但由于目标用户群体信用风险高,平台通过收集更多数据来评估风险,同时借助激进的催收手段降低违约率。只是随着多部门对暴力催收、违法催收的打击力度增强,这给360如何规范后续催收行为带来更大挑战。
二、行业洗牌加剧,融360转型压力加剧
国内助贷机构历经多年洗牌和整合,已形成以陆金所、抖音、度小满、美团金融、奇富科技、乐信、京东金融为代表的第一梯队。其中,TOP3占据第一梯队整体规模58.5%,呈现一定寡头特征。
图源;基于公开信息整理 DoNews制图
以信也科技、瓴岳科技为代表的平台处在行业第二梯队,区间行业TOP3规模占区间全部的63.3%。以友信、快牛智能、融360为代表的平台处在行业第三梯队,区间的行业TOP3规模占区间全部的24%,寡头垄断的趋势并不明显,竞争也是最为充分。
图源;基于公开信息整理 DoNews制图
图源;基于公开信息整理 DoNews制图
但随着行业洗牌加剧,以融360为代表的行业第三梯队玩家正面临更大的转型压力。在平台端,近几年助贷行业中频频提到“轻资本模式”。这种模式下,助贷机构为金融机构提供导流服务+金融机构提供风险控制+贷后管理等辅助服务,无限承担本金风险。
但难点在于一是贷款意向客户减少、互联网流量被反复清洗所带来的线上投流成本高且贵。360借条、度小满今年前9个月仅互联网广告消耗金额分别在3.87亿元、2.29亿元,这还是建立在2023年Q4 360借条复借率在90%、度小满依托百度搜索流量导流的基础上。不仅仅是线上市场,线下市场同样面临获客难的问题。
图源:App Growing
图源:App Growing
二是助贷平台的流量推荐是否需要承担金融风险?从证监会在喜马拉雅上市过程要求要求喜马拉雅针对助贷业务的业务形式、资金来源、资质许可、是否涉及征信业务、是否涉及贷后催收服务、金融业务规模等进行完整说明来看,流量推荐同样需要承担网络借贷中介的一切义务。基于此,包括喜马拉雅、货拉拉上市过程中不得不下降该业务。流量派更是因助贷业务,三次折戟IPO。
三是助贷平台的轻资本业务需要在通过率和风险之间找到平衡。张强接着表示,若助贷平台的通过率过高带来的不良资产率偏高,“甲方金主”基本不考虑合作,除非助贷平台愿意为资金兜底。若通过率太低,助贷平台大规模投流成本带来的ROI过低,这不仅会带来流量和资金浪费,且会严重影响助贷平台的收入增长。
在下游客户端,在逾期率和投流成本共同上涨、金融机构的普惠金融愈发下沉,助贷被动向次级客群下移、之前行业快速扩张积累的各种风险逐渐释放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下,留给助贷的生存空间持续缩小。
从今年至今、以众网小贷、搜狗输入法为代表的企业企业纷纷关停小贷企业,以万达、拉卡拉为代表的企业纷纷减资、以圆通、桔子数科为代表的企业纷纷收购入股。
图源:天眼查
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党委书记、会长王非表示,小贷行业在经历探索期、成长期、稳定期后,目前已经进入“机构总量整合优化、贷款结构小额分散、产品服务转型创新”的整合期。整合期下,大量小贷平台仍在出清。央行数据显示,全国小贷公司已从2023年12月末的5500家减少到2024年6月末的5428家。
在政策监管端,从《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到《关于进一步规范股份制银行等三类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再到近期《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的通知》,这些政策的方向均是:银行业需加强互联网贷款的自营能力,这势必会给助贷行业带来更大的恐慌。
三、AI大模型,融360的救命稻草?
融360或许也意识到上述问题,在当前AI大模型浪潮下,希望通过AI大模型完成转型。
融360官微显示,旗下占融数科推出的信用分期模型,这是一款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开发的信用评分产品,通过深度学习、迁移学习、知识图谱、小样本无监督学习等先进的AI技术,辅助线上贷款决策,应用于贷前风险识别。该信用评分产品已应用于国有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消金、信托等上百家金融机构。
但AI大模型能否帮助融360完成华丽转身,仍有待商榷。一是本轮AI大模型在TOB端商业化落地面临核心且突出的问题,即企业如何衡量AI大模型的投产比问题。
基础大模型厂商可能还在尝试早期的商业模式,但其报价可能与市场现实脱节,导致他们不得不与大型硬件厂商合作一起走单。这是当前市场上最真实的卡点。基于此,很多金融机构别说百万,甚至50万都不愿意投入。
二是风控模型本质上并不是一个很玄的东西,结合助贷平台和金融结构来看,客户征信情况直接影响风控。同时,客户填写的教育情况、收入情况、信用分情况、教育情况均影响系统判断。
三是发生在通用大模型身上的价格战,未来同样会在金融大模型上。尤其是在消费贷价格战愈发激烈,对金融机构利润正在构成持续冲击。
如9月份,招商银行部分地区分行“闪电贷”年利率降至2.88%,民生银行广东地区民易贷最低利率降至2.85%,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等推出最低利率在3%以下的消费贷产品,但江苏银行消费贷利率直接拉到1.88%。
更现实的问题是,随着网贷行业的持续变天,融360能否有充足的现金储备等待金融大模型商业化真正爆发的时刻呢?或许融360可以继续等,但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来说,不管是基于个人征信考虑,或是基于个人长期发展角度考虑,对包括融360在内的各类网贷产品和平台仍需谨慎。